我们需要多少个数据中心
今年,中国显然希望加快5G网络的速度、随着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进展,各地将继续启动一批数据中心建设项目。数据中心市场的整体规模将快速增长未来三年的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不低于30%专家建议,各地在布局数据中心时,应根据应用需求进行科学规划、统筹布局,避免“一哄而上”导致无效投资。数据中心是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新型基础设施”中的“基础设施”近年来,中国的投资和建设步伐加快美国数据中心不断加速发展,中国现有数据中心机架数量已超过200万个。今年3月4日,中国共产党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明确要加快5G网络建设、数据中心等新基础设施的建设进度。这也意味着各地的数据中心项目建设将继续扩大。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中国还需要投资多少数据中心?数据中心为何成“香饽饽”数据中心是什么?数字经济时代,数字计算能力如水、电和其他生产资料是通用的,是最基本的社会基础设施之一。数据中心作为数据枢纽和应用载体,承载着数字计算能力、各行业信息系统的基础设施是建设信息平台的重要前提,是发展数字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今年以来,各地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加快建设一批新的基础设施项目,数据中心项目成为各地新的基础设施项目“香饽饽”之一。赛迪顾问总裁孙会峰预测,2010年中国的投资规模将达到100亿美元今年,美国的数据中心将达到4,166个.8亿元,同比增长12.7%到2025年,这一投资规模有望达到7070.9亿元。为什么各地都热衷于投资数据中心项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告诉记者,数据中心作为重要的新型基础设施之一,不仅可以服务于互联网,还可以服务于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有效促进地方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随着5G、随着产业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进一步融合新的基础设施将逐步从支撑消费转向支撑产业发展和社会数字治理,成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数字基础设施数据中心也将成为各行业发展的基础主导产业,在整个经济体系中的重要性将大大提升。何宝宏说。IWDC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黄卫告诉记者,数据中心业务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增长。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中心的平稳运行是各行业正常开展工作的重要保障。例如,数据中心可以提供用于清算的信息、结算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可以保障金融活动、消费者支付、社会经济活动的正常发展等;通过支持在线办公和即时通讯,可以保证企业和个人通讯的正常运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潘鹤林表示,数据中心在各地大行其道,一方面是因为数据中心将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重要支撑;另一方面,以数据中心为支撑的数字经济的崛起,将从供需两端带动产业升级,为经济增长注入更多新动能。需求会大幅增加中国在基础设施领域,尤其是新型基础设施领域,存在很多不足。2018年以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连续两年明确提出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根据中央决策部署,各地加快推进“新基建”步伐,推出了一系列投资项目。各省《政府工作报告》显示,今年各地将继续启动一批数据中心建设项目。作为信息基础设施,中国需要投资多少数据中心?数据中心是工业数字化的关键基础设施,网络数据量快速增长、在云计算兴起进入5G时代的大背景下,对数据中心的需求会大大增加。潘鹤林说,今年以来,许多行业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加快了在线业务和电子商务的扩张、网络直播、网络游戏等垂直业务的需求和业务规模都在上升,而金融、制造业等传统行业也加快了信息化的进程,客观上为数据中心供应商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潘鹤林说,目前,中国 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出现许多新业态、新模式在疫情冲击下进一步发展成熟,对数据中心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在5G、物联网、在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发展的背景下,数据中心正在稳步投资和培育新的产业、新业态的潜力仍需进一步挖掘。何认为,中国的短板问题 美国的基础设施部门可以通过“新基建”与传统基础设施合作,弥补不足、推动创新协调推进,形成合力。同时,随着5G、以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融合发展、广泛渗透,低时间延迟、大带宽应用场景将不断增加,带来数据量的大幅增长,这将进一步扩大数据中心的市场需求。他表示数据中心市场的整体规模将继续快速增长预计未来三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不低于30%黄伟告诉记者,目前,中国 中国对数据中心的需求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东部省份这些地区的人口和互联网用户密度远远领先于中西部地区,大规模互联网、云计算、科技创新企业和政企用户数量也遥遥领先于其他地区,对数字经济的贡献也更大是中国数据中心业务需求最旺盛的地区。目前这些地区的数据中心入住率已经达到60%至70%,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供需缺口仍在扩大。黄伟预测,中国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未来五到十年,美国的数据中心将继续增加,特别是随着5G应用的进一步成熟,将有更多的应用诞生,进而带来更大的需求。如何避免“一哄而上”无论是传统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如果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就会盲目投资、跟风建设肯定会导致布局不科学、不合理重复建设等等。何宝宏说。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数据中心建设一般会进行科学的布局和规划。例如,面向服务的数据中心一般分布在人口密集的区域、拥有先进信息技术的中心城市(主城区)一些企业还会将网络延迟要求低的容灾服务转移到寒冷地区,以更好地利用当地资源。何建议,数据中心布局要注意科学规划、整体布局,用于大规模、超大型数据中心和边缘数据中心的分类规划。其中,边缘数据中心支持短周期数据存储、实时业务处理对网络延迟要求高,需要本地化部署;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支持长期数据存储、大数据分析等业务对网络时延要求相对较低,其建设需求可以逐步搬到一线城市郊区、周边城市甚至中西部地区转移。作为一项重资产投资,数据中心的生命周期是15到20年如果布局不当,很可能会导致无效投资。黄伟指出,过去10年,各地建设了很多数据中心项目,总量缺口不大,但经济发达地区需求大于供给、欠发达地区供大于求的特征更加突出。因此,建议将人口密度和相应的流量需求作为数据中心布局的重要决策依据,并结合当地政策、自然环境等,全面规划、统筹规划,实现国家资源的合理配置。在黄伟 s看来,未来的数据中心建设将呈现两个重要特征首先,数据中心将继续变得大规模、规模化;第二,边缘计算的载体下沉到社区、工厂等边缘侧。受此影响,未来的数据中心建设也将分为边缘型和集中式“大的比较大,小的比较小;更近,更远”黄伟建议,大型数据中心建设的选址必须考虑两个因素首先,客户 的中长期应用需求可以支撑数据中心建设;第二,布局必须随着技术趋势的变化而进行。由于未来的技术更新会使数据中心的技术门槛越来越高,技术预见将保证数据中心未来的适应性、保持投资回报稳定的重要因素。潘和林表示,随着对数据中心需求的不断增加,各种类型、不同规模的数据中心建设日益增多数据中心作为一个高耗能高抢手的行业,容易出现重复建设、过度建设的问题。因此,一方面要做好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充分考虑当地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需求,选择合适的区域,数据中心建设不要盲目追求规模。另一方面,要注重提高数据中心的利用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设更有针对性的数据中心。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