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模块机房跟传统机房区别和优势在哪里?

随着社会网络信息化开展对机房建立及环境有了进一步要求微模块机房VS传统机房,优势在哪里?微模块机房跟传统机房区别和优势在哪里?模块化机房建立形式相较传统建立形式具有了更多优势,在满足客户业务需求的同时发明更多价值,成为将来数据中心机房建立形式的新规范与方向标。上面为大家引见一下模块化机房建立与传统建立的区别,供大家参考。传统机房数据中心面临的成绩???  1、机房建立建设周期长  传统数据中心建设周期依据项目建立实践状况,通常将数据中心的基本建设周期细分为决策阶段、施行预备阶段、施行阶段和投产完工阶段,整个建设周期大约在400天左右。  2、机房建立扩展性差  扩展才能关于适应性就非常重要了,基于对将来业务需求的剖析依据坏的状况来规划系统容量,但是他们却有力预见3到4年当前的情形,因而形成了过度建立。  3、机房建立能耗高  宏大的电力损耗数据中心的运转需求少量的电力,传统建立没有很好地思索用电、制冷、气流管理的成绩,很多数据中心的数据中心动力效率目标)偏高,采用惯例意义下的可靠性较高的环境动力设备,但这些设备往往效率较低,数据中心的PUE都在2.0以上甚至更高,这意味着数据中心所运用动力约有一半耗费在IT负载上,另一半耗费在包括电源设备、冷却设备和照明设备在内的网络关键物理基础设施上。  4、机房运维难度大  IT运维正面临诸多成绩,深陷服务质量低下的窘境而无法自拔:粗放式运维,资源台帐不清;加上运维人员交替,运维人员并不理解一切IT资源,管理更无从谈起;缺乏一致效劳接口人,毛病呼应毛病处置追踪呈现混乱;零碎运维优化需求IT人员积聚少量的数据和报表进而得出结论,而日常的IT运维管理难以无效统计这些数据。  微模块数据中心优势  1、机房建立疾速部署、延长建设周期  微模块数据中心放慢规划与设计速度,可依据设计目的以合理的方式配置系统结构,微模块批量生产可以完成现货供应,因此进步了交货速度;标准化的衔接方式可增加现场配置与衔接的工作量,放慢装置速度;微模块数据中心建设周期可延长,传统数据中心施行阶段需求7-8月,采用微模块建立延长至2-3个月。  2、机房建立方便扩展、分期建立  采用微模块的架构,数据中心可以逐渐添加因此可使从1个微模块到几十个微模块依据需求分期建立。大型数据中心的任何大小的IT空间的配置到达形态。微模块数据中心方案降低了数据中心在使用寿命时期本钱。  3、机房建立规范模块、波动牢靠  微模块数据中心采用模块化、标准化和高整合设计,使得整个零碎稳定度高。同时,微模块数据中心可根据客户需求,在电力备援方案上提供N、N+1、2N等配置方案,满足TIA-942高Tier4程度。  4、机房建立绿色、节能  数据中心在使用寿命时期的电力本钱是TCO(总拥有本钱)中大的一项。相比传统机房,微模块数据中心制冷效率提升12%以上。微模块数据中心结合水冷零碎、自然冷却系统,PUE可降至1.5以下。  5、机房建立智能管理、高效运营  智能的管理系统可以协助客户节能降耗,完成数据机房多层级、精细化能耗管理,经过多种报表精确定位动力额定损耗点。基于大数据分析,输入节能优化方案,构建绿色数据机房。  微模块化机房建立与传统建立的区别  在机房建立进程中,相较于传统建立形式,模块化机房建立次要有以下几点区别:  1、一体化分布式部署:批量复制、按需扩展三房归一  从UPS&电池房+空调房+IT机房归一成IT机房,对大楼要求一致明白一致接口。模块级按需建立,从按一个机房一致建立改为按一个微模块分期建立。20个模块从下单到交付只用13周,疾速的IDC部署才能顺应疾速开展需求。  2、模块与土建解耦:一次规划,分期投资,疾速部署  土建和IT建立别离,大楼主体及根底水电一次性建立完成,数据中心模块则按需灵敏部署。数据中心模块各组件均为标准化产品并预留接口,可疾速消费发货、现场疾速组装,无效进步ROI,Capex下降10%。  3、模块外部件与通道结构件解耦:灵敏应对将来变化  服务器生命周期普通为3-5年,数据中心为10-15年,当将来一轮服务器配置变化,微模块灵敏调整外部供配电和制冷的配比即可应对,进步微模块将来的可用性。  4、密封通道+冷冻水行级空调降低PUE至1.5密封通道设计,隔离冷热气流,行级空调就近制冷、就近热量转移,消弭部分热点,大幅提高制冷效率,现场测试PUE低至1.5,OPEX降低35%-40%。  5、智能管理架构:单模块监控与集群监控进步运维效率  每个微模块部署一台触摸屏(智能管理系统),衔接到交换机,担任本模块的监控管理;同时提供北向SNMP接口,支持基于微模块的集群管理,界面明晰进步运维效率。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 首页
  • 产品
  • 电话
  • 位置